张志斌,李锦祥,张彦浩,武道吉,于士淼
(山东建筑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,济南 250101)
摘要:采用 FeCl3作为化学沉淀除As药剂,研究了原水pH值、Fe/As质量比、搅拌参数、反应温度对As(V)去除效果的影响。试验结果表明,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:原水pH值>反应温度>Fe/As质量比>搅拌参数;FeCl3除As(V)的最佳反应条件为:原水pH值为9、反应温度为30 ℃、Fe/As质量比为1.0、搅拌转速为300/100/50 r/min及其对应搅拌时间为1/19/10 min、搅拌结束后静置90 min,As(V)的质量浓度由初始时的100 mg/L降低至3.8 mg/L,除As(V)率达到95% 以上。连续提取方法分析沉淀样品中As(V)的形态结果表明,各种形态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:与结晶态铁氧化物结合态>专性吸附态>与无定型铁氧化物结合态>水溶态>非专性吸附态;FeCl3与As(V)主要通过络合作用(如生成内层络合物FeAsO4沉淀)、吸附作用(专性吸附)达到除As目的,且生成的沉淀稳定性较强,不易产生二次污染。通过红外光谱测定发现,在波数为830 cm-1左右存在一个较为显著的波峰,这可能与沉淀样品中形成的内层络合物含有Fe—As—O以及吸附在铁氧化物上的As(V)含有As—O有关。
(山东建筑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,济南 250101)